拉尼娜事件進一步帶動菜粕上行
從菜粕的基本面因素來看,水產飼料消費需求的下降使其自身的內在上行驅動力不足,當前的驅動因素主要來自于豆粕價格上行的帶動。在菜粕自身基本面變化乏善可陳的情況下,市場對于南美大豆種植情況的擔憂將成為影響菜粕期價的重點因素之一。
澳大利亞氣象局(BOM)本周宣布熱帶太平洋地區已形成弱拉尼娜現象,南方濤動指數亦連續5個月出現正值,市場擔憂拉尼娜天氣或將進一步影響南美大豆主產區的土壤墑情,CBOT大豆及國內粕類期價再度得到提振。一般情況下,當太平洋地區出現海溫較往常偏冷0.5℃以上的情況時,通常可被定義為拉尼娜狀態。只有當這一狀態連續出現6個月以上時,才可以被稱為拉尼娜現象。據BOM的氣象模型表明,目前拉尼娜現象已經發生,但強度較弱,其影響或將持續至明年3—4月。筆者對過去30年間歷次拉尼娜現象對南美大豆種植的影響程度進行了統計,發現巴西大豆在拉尼娜年份平均減產6.99%—14.5%,阿根廷大豆平均減產14.8%—29.1%。
拉尼娜現象對于大豆種植的影響主要通過改變大豆生長過程中的氣溫和降水條件來形成,天氣的變化預期通常會給期貨價格帶來較強的提振影響。據MDA氣象服務公司最新發布的氣象報告顯示,未來的6—10天里,阿根廷的天氣仍然非常干燥,種植區預計不會出現降雨,土壤墑情仍將下降,同時巴西南部亦出現干旱跡象。布宜諾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公布的數據顯示,目前,巴西大豆的播種工作已幾近完成,阿根廷大豆的播種則因土壤墑情的不理想而受到阻撓,播種進度為42.5%,較去年同期偏慢3%—4%。后期拉尼娜天氣的升水影響,將繼續為CBOT大豆及國內粕類期價提供中長期支撐。
粕類供應好轉 菜粕消費清淡
相較于期貨價格的強勁走勢,國內菜粕的現貨價格較為平穩。由于受到粕類供應增加和水產飼料需求減少的影響,貿易商提價節奏緩慢,整體呈現出期強現弱的局面。
目前,我國農業部嚴控大豆轉基因(GMO)證書的發放,疊加豆粕庫存處于歷史低位的雙重影響,造成了豆粕庫存持續下降、現貨供應短期緊張的局面。但隨著大豆到港情況的逐漸恢復,我國粕類市場的實際供應情況已較前期有所好轉。截至11月26日當周,沿海港口豆粕庫存為56.39萬噸,較上周上漲0.7%,結束了此前連續5周的下降趨勢。同時,據市場統計,我國閩粵桂三地的工廠菜粕庫存量為4.2萬噸,較11月初1.5萬噸左右的水平有較為明顯的回升。目前為水產養殖的淡季,菜粕下游的消費需求將隨著冬天的到來而逐步降溫。終端采購市場多流露出觀望情緒,下游提貨速度較慢,預計短期內期強現弱的格局仍將延續。
總體來看,拉尼娜事件的進一步發酵再度提振CBOT大豆期價,國內雙粕期價隨之上行。從天氣模型的預測情況來看,今冬拉尼娜現象仍將繼續影響南美的氣溫和降水,市場對于南美新季大豆產量的擔憂將為雙粕期價提供中長期支撐。菜粕的終端市場流露出一定的觀望情緒,現貨價格漲勢較為緩和,提價速度較慢。筆者對菜粕基差的季節性走勢進行了分析,發現在過去5年間,菜粕12月基差大概率處于下降趨勢之中。在豆粕供應逐漸恢復、菜粕自身剛性需求下降的情況下,預計后期菜粕基差或將進一步走弱,期強現弱格局仍將延續。